選擇權看多是什麼意思?價外檔位計算教學與應用攻略

選擇權看多是什麼意思?價外檔位計算教學與應用攻略


Lieta Research是Evan架立的全面透視美股期權的網站,在裡面可以清楚的看到造市商的行為,讓你直接打開股票戰場上的地圖迷霧。
使用我的優惠碼MOFI,可享10%折扣。同時我也會寫一系列文章做Lieta Research的教學,敬請大家期待

「選擇權看多是什麼意思?」簡單來說,就是預期標的資產未來價格會上漲,因此買入看多選擇權,希望未來能以較低的價格買入標的資產。以台指期為例,假設目前台指期在 10803 點,買入 10850 點的看多選擇權,就屬於價外一檔;買入 10900 點的看多選擇權,則屬於價外兩檔。週選擇權每 50 點一跳,距離 10803 點越遠,就分別是價外的 1、2、3、4 檔。 換句話說,選擇權看多就是預期指數上漲,並以價外檔位買入選擇權,期盼未來指數上漲時能以較低的價格買入標的資產,從而獲利。

可以參考 選擇權權利金怎麼算?掌握計算秘訣,提升投資效率

選擇權看多是什麼意思?

在股票投資領域中,選擇權是一種衍生性金融商品,它賦予投資者在未來特定時間以特定價格買賣標的資產的權利,但並非義務。選擇權看多,又稱「看漲選擇權」(Call Option),指的是投資者預期標的資產(例如股票指數)未來價格會上漲,因此買入看多選擇權,期盼在未來以較低的價格買入標的資產,從而獲取價格上漲的收益。

選擇權看多根據履約價格與標的資產現價的關係,可以分為「價內」、「價外」和「價平」三種情況。當買入看多選擇權的履約價格低於目前標的資產的價格時,稱為「價內」;當買入看多選擇權的履約價格高於目前標的資產的價格時,稱為「價外」;當買入看多選擇權的履約價格等於目前標的資產的價格時,稱為「價平」。

以台灣的台指期為例,週選擇權每 50 點一跳,若目前台指期在 10803 點,則 10850 點屬於價外一檔,10900 點屬於價外兩檔,依此類推,距離 10803 點越遠,就分別是價外的 1、2、3、4 檔。 簡單來說,價外檔位就是指選擇權履約價格與目前標的資產價格的差距,距離越遠,檔位就越高。

選擇權看空(Put Option)則與看多相反,指的是投資者預期標的資產未來價格會下跌,因此買入看空選擇權,期盼在未來以較高的價格賣出標的資產,從而獲取價格下跌的收益。 舉例來說,如果台指期在 10800 點左右,價外一檔是 10750 點,價外兩檔就是 10700 點,依此類推,反向的話就是價內。

了解價外檔位的概念,可以幫助投資者更精準地選擇合適的選擇權策略,並有效控制風險和報酬。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們將進一步探討選擇權看多策略的應用,以及如何利用價外檔位進行策略規劃。

台指選擇權的避險功能

台指選擇權與美股選擇權在避險功能上存在著顯著的差異。美股選擇權的PUT合約可以有效控制股票投資的風險,當投資人持有股票,但擔心一段時間後因為下跌會帶來虧損,於是可以花一點權利金買PUT合約,如果真的下跌,投資人可以用履約價把股票賣掉,有效控制風險,而不是承受一整段下跌帶來的虧損。然而,台指選擇權的PUT合約在避險應用上則相對複雜,一般散戶難以輕易操作。這是因為台指選擇權是以點數轉換成錢來決定盈虧,而美股選擇權的標的物是個股,有行權的權利與該履行的義務。

以下列舉台指選擇權PUT合約在避險應用上的限制:

  • 點數轉換的複雜性:台指選擇權的避險操作需要考慮點數轉換的因素,例如,當台指期貨下跌100點時,台指選擇權的PUT合約可能只會上漲50點,這會影響避險效果。
  • 結算程序的差異:台指選擇權的結算程序與美股選擇權不同,台指選擇權的結算會直接反映在現貨上,而美股選擇權則需要自行履約或賣出合約。這也增加了台指選擇權PUT合約在避險應用上的難度。
  • 交易成本的考量:台指選擇權的交易成本較高,這會降低避險的效益。此外,台指選擇權的流動性也較低,這可能會影響避險操作的效率。

因此,對於一般散戶而言,想要利用台指選擇權PUT合約來避險,需要更加謹慎,並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建議投資者在進行選擇權交易前,應充分了解相關知識,並做好風險管理的準備。

選擇權看多是什麼意思?價外檔位計算教學與應用攻略

選擇權看多是什麼意思?.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Youtube CTA
老墨的 YouTube 會員開通啦,現在只要加入會員即可享有以下福利:

現在就點這裡加入會員,立刻享有全面福利


選擇權交易時,買方和賣方有什麼權利?

選擇權交易時,分為買方和賣方,買方有權利、賣方有義務。簡單來說,買方付了權利金,就擁有「選擇執行的權利」,而賣方則必須履行買方選擇的權利。以下將分別說明買權和賣權的買賣雙方權利義務:

買權 (Call)

  • 買方 (買權買方):擁有在特定時間內,以特定價格 (履約價格) 買入標的物的權利。
    • 權利:可以選擇執行買權,以履約價格買入標的物,也可以選擇不執行,讓權利金作廢。
    • 義務:必須支付權利金,才能獲得買權。
  • 賣方 (買權賣方):有義務在買方行使權利時,以履約價格賣出標的物。
    • 權利:收取權利金。
    • 義務:必須在買方行使權利時,以履約價格賣出標的物。

舉例來說,假設小明買了一張台積電 (TSM) 買權,履約價格為 500 元,權利金為 20 元。如果台積電股價在到期日當天漲到 600 元,小明可以選擇執行買權,以 500 元的價格買入台積電股票,並在市場上以 600 元的價格賣出,賺取 100 元的差價 (600 – 500 = 100),扣除權利金 20 元,淨賺 80 元。如果台積電股價在到期日當天跌到 400 元,小明可以選擇不執行買權,讓權利金 20 元作廢,損失 20 元。

賣權 (Put)

  • 買方 (賣權買方):擁有在特定時間內,以特定價格 (履約價格) 賣出標的物的權利。
    • 權利:可以選擇執行賣權,以履約價格賣出標的物,也可以選擇不執行,讓權利金作廢。
    • 義務:必須支付權利金,才能獲得賣權。
  • 賣方 (賣權賣方):有義務在買方行使權利時,以履約價格買入標的物。
    • 權利:收取權利金。
    • 義務:必須在買方行使權利時,以履約價格買入標的物。

舉例來說,假設小華買了一張台積電 (TSM) 賣權,履約價格為 500 元,權利金為 15 元。如果台積電股價在到期日當天跌到 400 元,小華可以選擇執行賣權,以 500 元的價格賣出台積電股票,並在市場上以 400 元的價格買入,賺取 100 元的差價 (500 – 400 = 100),扣除權利金 15 元,淨賺 85 元。如果台積電股價在到期日當天漲到 600 元,小華可以選擇不執行賣權,讓權利金 15 元作廢,損失 15 元。

了解買賣權的權利義務,是選擇權交易的第一步,也是掌握選擇權交易策略的基礎。在下一段中,我們將進一步探討選擇權交易的風險與報酬,幫助您更深入地理解選擇權交易的機制。

選擇權交易買賣雙方權利義務
交易類型 買方 賣方
買權 (Call)
  • 權利:可以選擇執行買權,以履約價格買入標的物,也可以選擇不執行,讓權利金作廢。
  • 義務:必須支付權利金,才能獲得買權。
  • 權利:收取權利金。
  • 義務:必須在買方行使權利時,以履約價格賣出標的物。
舉例:假設小明買了一張台積電 (TSM) 買權,履約價格為 500 元,權利金為 20 元。如果台積電股價在到期日當天漲到 600 元,小明可以選擇執行買權,以 500 元的價格買入台積電股票,並在市場上以 600 元的價格賣出,賺取 100 元的差價 (600 – 500 = 100),扣除權利金 20 元,淨賺 80 元。如果台積電股價在到期日當天跌到 400 元,小明可以選擇不執行買權,讓權利金 20 元作廢,損失 20 元。
賣權 (Put)
  • 權利:可以選擇執行賣權,以履約價格賣出標的物,也可以選擇不執行,讓權利金作廢。
  • 義務:必須支付權利金,才能獲得賣權。
  • 權利:收取權利金。
  • 義務:必須在買方行使權利時,以履約價格買入標的物。
舉例:假設小華買了一張台積電 (TSM) 賣權,履約價格為 500 元,權利金為 15 元。如果台積電股價在到期日當天跌到 400 元,小華可以選擇執行賣權,以 500 元的價格賣出台積電股票,並在市場上以 400 元的價格買入,賺取 100 元的差價 (500 – 400 = 100),扣除權利金 15 元,淨賺 85 元。如果台積電股價在到期日當天漲到 600 元,小華可以選擇不執行賣權,讓權利金 15 元作廢,損失 15 元。

價外檔位計算教學

價外檔位是指選擇權的履約價與標的物現價之間的差距,當履約價高於標的物現價時,稱為「價外看漲選擇權」,反之則稱為「價外看跌選擇權」。價外檔位越遠,選擇權的價值就越低,因為要讓選擇權變為價內,標的物需要有更大的漲幅或跌幅,而這也意味著更高的風險。因此,投資者在選擇價外檔位時,需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對市場的預期進行判斷。

價外檔位的計算公式如下:

價外檔位 = 履約價 – 標的物現價

例如,某股票現價為 100 元,看漲選擇權的履約價為 110 元,則該選擇權的價外檔位為 10 元。如果該股票價格上漲至 115 元,則該選擇權的價外檔位就變為 5 元,並且變為價內選擇權。

價外檔位計算教學可以幫助投資者更精確地評估選擇權的價值,並制定更合理的交易策略。以下是一些價外檔位計算的應用攻略:

  • 選擇合適的價外檔位: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對市場的預期,選擇合適的價外檔位。如果預期標的物價格會有較大的漲幅或跌幅,可以选择較高的價外檔位,反之則可以选择較低的價外檔位。
  • 觀察價外檔位的變化:隨著標的物價格的波動,價外檔位也會發生變化。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價外檔位的變化,並根據變化調整自己的交易策略。
  • 利用價外檔位進行套利: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利用價外檔位的變化進行套利交易。例如,當標的物價格大幅下跌時,可以买入價外看跌選擇權,並在標的物價格反彈時賣出,以賺取差價。

需要注意的是,價外檔位計算只是选择權交易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投資者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時間價值、波動率等,才能制定更完善的交易策略。

選擇權有什麼風險?

選擇權投資存在高風險,尤其當投資者是買方時,最大的風險是當選擇權無法履約時會損失已支付的權利金。 雖然最大虧損有限,但若投資者是選擇權的賣方,潛在虧損可能無限放大,特別是當商品價格與履約價格之間的差距擴大時,這種風險更加顯著。 以過去的選擇權市場崩盤事件為例,有些人在瞬間損失上億,因此投資者必須格外謹慎。

除了潛在的無限虧損之外,選擇權交易還存在其他風險,例如:

  • 時間價值損失: 選擇權的時間價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減少,即使標的價格沒有變化,選擇權的價值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下降。
  • 市場波動風險: 選擇權的價格會受到標的價格波動的影響,市場波動越大,選擇權的價格波動也越大。
  • 流動性風險: 選擇權的流動性可能較低,尤其是在交易量較小的市場或到期日較短的選擇權。 投資者可能難以在需要的時候以合理的價格買賣選擇權。
  • 交易成本: 選擇權交易會產生交易成本,包括佣金、手續費等,這些成本會影響投資者的獲利。

因此,在進行選擇權交易之前,投資者必須充分了解其風險,並採取適當的風險管理措施,例如設定止損點、分散投資、了解市場波動、選擇合適的交易策略等。 投資者也應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選擇適合的交易策略。

可以參考 選擇權看多是什麼意思?

選擇權看多是什麼意思?結論

本文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選擇權看多」的基本概念,並詳細說明了價外檔位的計算方法。希望透過此篇文章,幫助初學投資者理解選擇權看多策略的基本運作方式,以及在進行選擇權交易時,需要考量的風險與報酬。

投資者在進行任何投資交易前,應仔細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並做好風險管理的準備。選擇權看多是一種高風險、高報酬的投資策略,適合預期標的資產價格將會上漲的投資者,但投資者必須謹慎評估市場狀況,並選擇符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策略。

記住,選擇權交易需要大量的研究和練習,才能掌握其精髓。建議投資者在進行交易前,應充分了解相關知識,並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才能在選擇權市場中創造獲利機會,並有效控制風險。

選擇權看多是什麼意思? 常見問題快速FAQ

什麼是選擇權看多?

選擇權看多,又稱「看漲選擇權」(Call Option),指的是投資者預期標的資產(例如股票指數)未來價格會上漲,因此買入看多選擇權,期盼在未來以較低的價格買入標的資產,從而獲取價格上漲的收益。 簡單來說,就是您預期指數上漲,並以價外檔位買入選擇權,期盼未來指數上漲時能以較低的價格買入標的資產,從而獲利。

選擇權看多的價外檔位是什麼?

價外檔位是指選擇權的履約價格與標的物現價之間的差距,當履約價格高於標的物現價時,稱為「價外看漲選擇權」。例如,目前台指期在 10803 點,買入 10850 點的看多選擇權,就屬於價外一檔;買入 10900 點的看多選擇權,則屬於價外兩檔。週選擇權每 50 點一跳,距離 10803 點越遠,就分別是價外的 1、2、3、4 檔。 簡單來說,價外檔位就是指選擇權履約價格與目前標的資產價格的差距,距離越遠,檔位就越高。

選擇權看多有什麼風險?

選擇權看多最大的風險是當選擇權無法履約時會損失已支付的權利金。 換句話說,如果標的資產價格沒有達到預期漲幅,您買入的選擇權可能會到期失效,導致資金損失。 此外,選擇權交易還存在其他風險,例如時間價值損失、市場波動風險、流動性風險和交易成本等。 因此,在進行選擇權交易之前,您必須充分了解其風險,並採取適當的風險管理措施。

返回頂端